商业伙伴 > 杂志 > 2016年10月

往期查询

免费订阅

2016年10月

在线阅读
文件下载

“打”出来的生态圈

作者:张戈 2016-10-16 17:34 浏览次数:5010

生态圈

       现在IT厂商言必谈生态圈,这是件好事,是巨大的进步。而在此共识之上,对于如何融入生态圈,如何才能在生态圈中谋求更大的利益,则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生态圈就在哪里

       首先抛出一个观点,生态圈不是创造出来的,而是通过物竞天择,自然形成的系统。套用仓央嘉措的一句诗——你见或不见,生态圈就在那里。因此,IT企业大可不必高调宣称:我要去创造一个生态系统。如果您还没有打破生态平衡的能力,就必须善于发现业已形成的生态圈,融入其中,并善以利用。

       对于如何融入生态圈,首先要清楚自己的本钱,就像穷人进不了富人的圈子,富人也不会到穷人的圈子来掺和。企业融入生态圈的前提是理清自身的原始积累,及核心竞争力,在不擅长的领域寻找合作伙伴。

       当然,在生态圈思维流行之前,多数企业的行为模式并非如此。尤其是方案商,我不没有的产品,也要卯足了劲自己开发,即使再烂,就不寻求与他人合作,仿佛合作就会受之以竞争对手为话柄。而在云计算时代,这种思维早就该扔到故纸堆,不是智商出现严重缺陷的企业,均不会在此种没有意义的事情上浪费资源。

 

“打”出来的生态圈

       同时,对于建立生态伙伴关系,我再抛出另一观点:生态圈不是几位大佬,握握手,拍张合影就建立起来的。更明确地说,生态圈推进形成,应该是自下而上,或者说,生态圈是在项目里“打”出来的。

       我还没见过有哪两家企业之间是一见钟情,就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即使有这种感情想必也相当脆弱。其实,多数合作都是以客户为红娘,以项目为导向建立而成。经常是在某一项目中,甲、乙两家公司僵持不下,客户又同时认可甲公司的A能力,乙公司的B能力。

       那么好吧,既然双方均无法通吃项目,那就各退一步,以优势互补的方式进行合作。久而久之,双方也会发现,此种合作模式,似乎成本更低,于是又进一步建立了稳定而持久生态关系。

 

没有一团和气的生态圈

       当然,生态圈既然是“打”出来的,就不可能永远一团和气,竞争与合作将永远是生态圈中的两大主题。以此为基调,再抛出一个话题,您究竟希望融入什么样的生态系统。其实,生态与生态之间,也有显著区别,例如夏威夷式生态,或是哥斯达黎加式生态。

       夏威夷深处大洋,距离任何大陆均超过3000公里,这里动物、植物相对封闭,每2~3万年才有一个新物种成功生存下来,目前夏威夷有两万多个物种。当然为防止现有生态受到破坏,旅行者入境夏威夷,都要经历世界上最严格的动植物检疫检查。

       而哥斯达黎加则位于南美大陆,生态多样开放,新物种引入速度是夏威夷的10倍。目前,哥斯达黎加有50多万个物种,25倍于夏威夷,全球生物多样性排名前列。 

       以此进行类比,IT厂商究竟是需要相对开放的生态圈,还是封闭的生态圈。以我个人观点,所谓生态系统就不能具有排他性,只吃竹子的熊猫,必然会成为濒危动物。

       在传统渠道体系中,我跟张三签了代理协议,转头又去跟李四合作,张三就会出现强烈的态度反弹,就会通过各种手段进行制裁。但在生态圈中则不同,伙伴间身份平等,心态平和。方案商上午参加了华为的会议,下午就去浪潮,第二天又去见了阿里云,但三方都会感觉很正常。因此,融入生态圈里,千万不要意气用事,也不要忽略你现在看似不重要的角色,说句大俗话,即使现在没什么合作,尽量不要去得罪他人。

       正因如此,融合哥斯达黎加式生态就需要各方心智相当成熟,既然竞争与合作是两大永恒的主题,打的时候也可以心平气静,合作的时候就要回归理性。因此,情商不高的企业不可能融合生态系统,现在的商业社会中,任何合作皆有可能。最后,还是回到那句老话:商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关联的方案商 神州数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关联的厂商 HP

您可能感兴趣的

网友评论



请先登录

关于我们 | 全生命周期管理 | 服务的客户 |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北京金誉在线伙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 15026202号-1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