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的成功经验,为联想指明了方向。刘征表示,从联想原来整合IBMPCD的经验来看,“我们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保持ThinkServer和IBM两个品牌独立运营的方式,目的是最大程度上保证客户、合作伙伴的业务连续性。”
“未来,联想与EMC在存储领域的合作还会继续,因为我们双方的合作不仅仅是转售,而会在产品的开发上有更多深入的合作。”刘征对此介绍说,从2014年开始,EMC存储的一些机头就在由联想进行生产。“未来,联想与EMC的合作不仅仅是OEM,双方在今年会合作生产一款只有Lenovo-EMC才有的产品,这是我们第一次尝试通过更紧密的方式来进行合作。今后,EMC还会将其越来越多的基于硬件方面的业务委托给联想。”
同时,联想还会进行IBM存储的转售。“我们通过转售许可的方式,来保证IBM的融合架构产品能够继续在市场上交付。”刘征表示,市场上仍有很多客户希望服务器和存储是同一品牌供应商,这样的使用习惯表明,联想有必要通过转售的方式来去为客户提供更完整的一体化方案,“这就是联想转售IBM存储的初衷”。
对于ThinkServer和IBM x86,联想的策略是——维持双品牌运作,并平滑过渡。“客户现在可以放心地继续使用产品,继续和现有的渠道伙伴做生意,所有的事情都不会变——不会有产品的变化,不会有服务质量的变化,也不会有商业承诺的变化。”刘征对此完全确认。
更明显的是,整合后将给渠道伙伴带来更多的生意机会。对此,刘征指出,“渠道商不仅可以在原有IBM x86生态体系中继续做生意,同时也有机会接触到新市场、新产品、新商机,比如存储、
软件和服务的新机会。与此同时,联想的渠道及客户也有更多的机会享用到IBM x86的产品和方案——无论是IBM的渠道伙伴还是联想现有的渠道伙伴,都会获得更多的选择。”
展现企业级业务全景图
经过多年的发展,联想企业级业务如今已经呈现出多领域、多维度、立体化的布局——这就是三层架构组成的5S全景图:第一层是企业级的基础架构,第二层是企业级的平台
解决方案,第三层是企业级的行业解决方案。
“联想希望通过在服务器(Sever)、存储(Storage)、软件(Software)、方案(Solution)和服务(Service)的布局和积累,成为业界领先的
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刘征详细解读了“三层5S”策略:
在第一层企业级的基础架构中,联想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力。在服务器领域,联想ThinkServer目前已经覆盖了塔式、机架和四路服务器市场;而在八路和刀片服务器产品,也通过并购IBM x86业务之后补足了短板;在目前增长迅速的互联网领域,联想的IPDC(互联网/数据中心)专用高密度服务器则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存储领域,与EMC的合资公司共同推出的Lenovo-EMC品牌,已经逐渐得到市场的认可。此外,通过与IBM签署的存储转售协议,使得联想在中低端存储领域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实力;在软件领域,联想在平台管理、生命周期管理以及系统管理方面,也拥有了大量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级软件。
在第二层企业级的平台解决方案中,联想联合上下游的第三方合作伙伴,也建立起了大量能够满足客户需求的平台化解决方案。针对客户的虚拟化、备份和恢复以及数据和应用的高可用方面,联想累计积累了上百种平台解决方案,例如数据中心智能网络解决方案、分布式存储基础架构解决方案、CAC数据加速解决方案等。
在第三层的企业级行业解决方案中,联想2014年将主攻IPDC、
政府信息化、医疗、国防、教育、媒体等六大行业市场。目前,联想的企业级解决方案已经在多个行业中得到成功应用,如帮助中信银行实现数据中心全方位管理、与温州第一附属医院打造“智慧医疗”解决方案、负责腾讯数据中心的运维管理,等等。
四方面继续努力
联想企业级业务一直有着清晰的业务策略。如今的联想企业级业务,已经具备了“四大引擎”动力,而这同时也是联想今后仍需着重的“发力点”。刘征给予了具体阐述:
首先,进一步完善企业级产品组合和解决方案。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之后,联想从入门级的企业级产品,一直到最高端的融合架构,以及基于刀片的产品上,都有着更加完整的产品组合。“我们会继续坚持既有的业务愿景,即致力成为领先的IT基础架构解决方案提供商,这也是未来我们整个业务推进的方向。”
其次,继续加强研发能力。“通过收购,我们获得了一个更加强大的企业级研发体系,联想持续向前发展的源动力正是基于强大的研发能力。”
第三,不断加强服务体系。“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着力打造自己的服务体系,未来整个企业级业务集团核心业务内容,就是解决方案加服务。”
第四,携手顶尖的合作伙伴。“未来,联想企业级业务也会成为全球业务,我们要在各个领域联合业界最好的合作伙伴,来共同营造高效优质的生态系统。”
.png)
第一,优秀的团队。团队的作用非常重要,联想大客户1060个员工,都在联想成长、学习许多年,他们本身就拥有非常强的行业和技术背景,能够在客户端有这样的团队,非常宝贵。
第二,合理的矩阵式组织结构。在大的团队、大的组织当中,矩阵式的结构非常有利于对业务进行量化管理。
第三,内部有一套非常成体系的商用大客户业务的管理方法论,包括客户管理、商机管理、销售管理等等,这也是联想R模式的一个核心竞争力。
最后,有非常多的渠道伙伴在帮联想一起共同成长。他们快速成长的同时,其实也为联想带来了更多的机会。客户认可联想,渠道也愿意去帮联想做,这就形成共同成长的共赢局面:联想给出的支持越大,客户认可度越高,渠道就越有信心;渠道越有信心,帮联想做得越多,大家共同的市场就越大。这是一个双赢的解决之道。
联想具有四大优势:黄金品牌、完整的产品线、广泛的客户覆盖和良好的客户关系,以及完善的售后服务网络和历史口碑。
联想一旦进入某个重点行业,就会以最快速度抢占行业制高点,与合作伙伴一起探索,以“顾问”的定位,完成快速突破。
从卫生监管、医院到医药领域,联想一直在探索,也已经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目前全国主要省份的医疗卫生信息平台建设,联想几乎参与了所有的平台建设。联想对医疗用户,制定了非常详细的计划,并把客户以金字塔的形式进行细分,针对不同的层级有着相对应的方案,并且从非核心应用组建开始渗透到核心应用,联想累积了很多成功案例。
联想已经突破了硬件提供商的定位,以整体方案提供商的身份出现,提供售前的咨询、流程的再造、基础架构的搭建、软件的开发、后期的运维等一整套服务,这是联想从“搬箱子、卖硬件”向“做顾问、卖方案”的角色转变。
联想商用PC在中国市场中长期处于领导地位,所依靠的就是从客户需求出发的产品创新。
联想的产品创新要听客户对产品的意见,而不是完全的“工程师思维”,所以我们做出来的产品一定得到客户的认可。
联想在全球范围内针对商用客户建立了客户顾问委员会(CAC)的形式,根据未来的产品趋势和现在重点产品与客户沟通,请客户提出新的想法和建议,我们将有价值的意见反馈给产品部门。各行各业客户的视角不一样,会看到每个细分市场的需求,我们针对这些细分市场的关键点来满足不同客户的需求。联想不仅要听到客户的反馈,最重要的是将这些客户需求产品化,而联想有完整的机制和流程来保证落实,并引领这些创新。
我们希望听到大家真实、真诚的声音,包括批评的声音,比如产品设计的不合理等,这些对我们都很有帮助。联想的创新来自于哪里?一是采用前沿技术,另一个则是来自客户的前沿需求,特别是大客户的需求。

在移动互联行业上,联想在特大型项目上达成的合作占多数,但在针对行业客户的中小行单上增长迅猛。联想认为,大项目都是从小项目做起来的,移动终端对于很多大客户来说还是一个新的产品形态,必然需要通过前期的小批量试点,待检验效果后再到大批量部署。
挖掘、满足客户需求的方式:建立共性基线,丰富个性需求。每个行业的客户一定有一根共性的基线,把这个共性基线建立起来,然后建立几个库:第一是定制库,第二是案例库,一些共性的需求会不断地丰富。然后,就是往上插不同的行业应用。只要搞清楚基线,把底层做大了,上面的就越来越容易。
把握住客户需求,才能创造最好的客户体验。
另外,联想不可能做所有的工作,个性化的工作一定要交给ISV伙伴。通过定制的一些设计,告诉ISV如何做应用适配,如何开放接口等等。我们需要适应ISV,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满足ISV的需求。
医疗信息化要以应用为主导,从十几年前的HIS,到近几年的电子病历、移动医疗,都是以应用为主。
长期规划尤其重要。业务持续发展中一定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技术能不能跟上未来快速的发展?这需要在早期规划好,避免重复投资以及可能出现的“信息孤岛”。而这正是联想的优势所在,联想不仅在产品方面有深厚积累,今后也会在方案和技术方面给予医疗行业客户更强大的支撑。
作为基础架构的提供商,联想可以提供产品、技术和运维的经验。未来,联想会真正参与了解医院业务流程,真正用信息化手段再造流程,为医院提供最“合身”的解决方案。
联想与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合作,意义重大,这会将联想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可以从高处去观看智慧医疗行业的现状和趋势。同时,合作还可以将成功经验标准化和模块化,最终促进智慧医院解决方案的研究与实践。
联想邮电行业包括了互联网、广电、运营商三大子行业,有着不同的策略:
互联网行业:又快又好地服务客户。互联网是一个变化非常快的行业,很多业务上线要求非常紧迫,伴随客户的几何倍数激增,服务器就需要快速的扩充部署,非常考验供应商的应急交付能力。联想从专属团队、高品质保障、高效的供应链、完善的服务体系这四个方面来给予保证。
广电行业:以其他行业的积累支持广电客户的转型。在广电传输领域,联想与运营商已经有很多成熟方案,包括整体的业务模型,可以复制到广电传媒公司,帮助他们向“运营商”方向转变;对于电视台新媒体业务和广播台虚拟化应用,联想可以把在互联网行业的成功经验和产品方案整合进来。
运营商行业:移动互联业务是重点,整合各行业方案是手段。借助成功的IT解决方案和移动互联解决方案,联想与运营商一同服务各行业客户,推动CT与IT进一步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