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伙伴 > 杂志 > 联想增值鉴2014年7月

往期查询

免费订阅

2014年07月

文件下载

跑得快 跑得稳

2014-8-1 16:18 浏览次数:1568

 
        今年5月21日,联想对外公布了2013年全年财报,其中披露的销量数据让业界叹为观止——整个财年,联想完成5500万台个人电脑、5000万部智能手机和900万台平板电脑的销售。
 
        具体来看,联想在“个人电脑及平板电脑”产品类别的全年总销量高达6400万台,年比年上升约18%,较整体市场增幅高出逾13%。此外,联想所有设备的总销量达1.14亿部,创历史新高,年比年增长37%。同时,联想的平板电脑及智能手机总销量也连续第四个季度超越其个人电脑销量,显示出联想已转型成为智能终端领导厂商。
 
        1.14亿部产品的销量,其背后无疑需要有强大的供应链支撑,对联想而言这似乎不是一件什么难事,因为手握“混合供应链”模式这把利器,已经让联想在供应链上具备了强大的竞争力。现在,让我们来看看联想究竟是如何实现这一切的。
 
混合模式成核心竞争力
 
        今年4月22日,联想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在公司新财年誓师大会上表示,联想将全面转型互联网,不仅要调整组织架构,还要改变思维模式和企业文化。他说,由于90、00后的消费者是深受互联网思维影响的一代,联想必须用互联网思维武装自己,才能真正地迎合这代人的需求。“从产品开发模式、服务模式、营销方式、渠道以及生产制造方式这五大方面,联想未来都要彻底地向互联网转型。”
 
        业内人士表示,互联网思维对生产模式的重构,有四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传播层面的互联网化,比如利用社交网络口碑传播;第二个阶段是渠道层面的互联网化,即依靠电商在网上销售;第三个阶段是供应链互联网化,即以用户的需求倒逼企业产品的研发和设计;第四个阶段是经营逻辑的互联网化,即用互联网思维重构价值链,比如金字塔能否变成扁平模式,领导拍板能不能变成用户导向等。
 
联想自主生产制造全球布局
 
        对此,杨元庆认为,联想的优势在于对企业的各个环节都有很好的掌控——不但能够开发出很好的互联网产品,也能够很好地进行营销,很好地给客户提供服务。同时,联想也会很好地把握生产制造、供应链的环节,保证在任何的情况下不多生产、也不少生产,这样联想的用户需求就能够得到满足,同时还可以按照用户的需求来定制。
 
        杨元庆之所以如此自信,这实际上来源于联想建立的供应链混合模式:即一部分外包,一部分自主生产。关于联想混合供应链模式,杨元庆此前做了详细的论述,其核心观点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是能够节约成本。通常而言IT制造行业的利润率都不太高,一般在5个点左右,但是如果外包出去,外包公司就要拿去2~3个点。在杨元庆看来,如果公司能自主生产,就能赢得更多利润,从而有机会进行更多的投入。不过,要实现这一切,“前提是你得有能力,你得有经验管理好制造型企业,你能够让研发、生产和销售三位一体且紧密衔接,而联想无疑可以做到。”
 
        其次是生产灵活弹性大。杨元庆说,“保持自己生产制造,绝对不仅仅是成本的优势,它对于保障产品供应很重要,做到既不多也不少,自己掌控起来弹性比较大。联想强调以自主生产为主,但是从来不讲百分之百的自主生产,我们也外包。外包给我们更大的弹性,同样自主生产也给我们以更大的灵活性。缺货的时候,能够加班加点自己生产出来,同时也可以外包一部分。”
 
        再次是充分保证产品质量。在互联网时代,用户购买产品之后,不但要求要马上提货,而在乎产品质量。“联想的产品上市之前,就在几十个实验室摸爬滚打,什么产品都得练了之后才能上市。在生产过程中不断检查、抽查,在这一点我相信外包企业很难做到,做这一点他们要花大钱。但对于联想来这关乎长远发展,因此我们宁愿多花点钱。”
 
        最后,自主生产制造能够实现更多的创新。“由于我们可以和上游的厂商去进行直接的沟通和联系,这为联想创新增加了砝码,让创新无处不在。我们在技术方面有很多前瞻性的思考,当然有些是自己做的,有些是和上游厂商一起做的。更关键的是,通过自主生产制造的同时,也实现了对创新的保护。”
 
        显然,这给联想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一方面,这使得联想有机会和上游供应商接触更紧密,能够了解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和技术,从而把最创新的技术用在联想的产品上;另一方面,有利于联想控制成本。此外,供应链混合模式还让联想在与供应商合作时更具弹性:在市场需求高时增大外包,需求低时则可适时降低产能。
 
        目前,联想拥有了31个自有工厂、3个联合工厂以及20个代工工厂。据了解,除上述供应链的优势外,联想还在积极改善产品开发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流程,以实现产品的快速创新,以及创新产品的快速上市。
 
搭建价值链共赢新格局
 
        今年5月23日,联想全球供应商大会首次选择在中国武汉召开,这也是联想规模最大的一次供应商大会,全球600多家联想供应商的1200多位高管参会。之所以选择在武汉召开,这与去年投产的联想武汉基地有关。去年,武汉基地投产后就已生产570万部手机,未来目标是达到1亿部移动终端的产能。此次供应商大会选址武汉,其中一个目的,也正是为了让全球供应商都能来实地参观。
 
        据介绍,这一基地创下联想在全球投资的“三个最”——建设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达产时间最短。基地在190亩土地上投入超过50亿元。两年前动建,去年12月正式投产,仅用时19个月,40天实现从投产到月产100万部产品,并全球交货。投产当年实现营收150亿元。
 
        有数据显示,在2012年联想落户之前,武汉约有武汉新芯、天马微电子等25家配套企业。随着联想落户,一年多时间,武汉又新增了30多家与联想集团相关企业。
 
        “我们的脚步,也跟着联想从北上厦门转移到了武汉。”一家为联想提供移动终端发射器的半导体技术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占了联想该项设备采购30%的份额;联想来汉投产后,他们在武汉也设立了代理处。
 
        山东共达电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牛占岭,在此之前就曾到武汉联想基地考察参观过。他表示,此前与联想厦门基地合作最多,接下来业务将逐步转移到武汉基地,企业也将把售前售后对接相关部门从北京厦门转移到武汉。
 
        600多家供应商参会,以及为武汉工厂提供配套业务的公司的迁移,其背后实际预示着如今企业间的竞争,正越来越表现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全球化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使得以往那种单打独斗的形式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以协同商务、协同竞争和双赢原则为商业运作模式,由客户、供应商、研发中心、制造商、经销商和服务商等合作伙伴组成的“供应链与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而联想在2013年实现每秒4台设备的出货,确实也得益于和供应商的良好关系。按照杨元庆的说法,上述目标的实现,来自于合作伙伴们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这些供应商以联想的需求为先、开发差异化的产品、加强成本竞争力、实现完美订单交付指标,同时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
 
 
        而在新的一年,随着联想并购摩托罗拉移动和IBM x86业务,无疑给这些供应商带来了巨大的机会。让我们来看看这些新的目标:今年,联想希望个人电脑市场份额突破20%;两年内,成为个人电脑+平板电脑市场全球第一;智能手机成为全球市场强势第三;摩托罗拉交易完成后的下一财年,平板电脑+智能手机销量1亿部;IBM交易完成后一年内,企业级业务营业规模超过50亿美元。
 
        为此,联想供应链顾问委员会也正式成立,有32家供应商入围。联想希望与供应商实现价值链共赢,不是仅关注短期利益,而是要通过紧密沟通合作,在产品供应、产品创新、抓住行业新机会等方面,实现端到端的价值最大化,同时用优先和弹性的供应来推动全设备组合的加速成长,并成为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供应商。
 
全球化+本地化的新玩法
 
        对于联想而言,今年新目标的确定,不但意味着需要强大的供应链能力保证供货,而且还意味着需要在不同的国家将这种供应链落地。因此,联想提出了全球化及本地化的策略。换句话说,联想希望协同全球化采购与本地化制造优势结合,在降低成本与供应周期方面适应本地化。
 
        这方面联想表现出来的能力,确实非同一般。2012年,联想手机出海的第一站选择了新兴市场,这当中最典型的就是印尼,联想在印尼市场复制了中国模式。
 
        按计划,联想将在当年9月份正式和印尼最大的经销商Trikomsel签约,并当期为其供货。但Trikomsel希望提前一个月供货,进行实验性销售。他们表示,如果联想能在三周内,通过合法途径向雅加达提供5000台S880手机,且销售结果良好,就签约。
 
        当时联想新兴市场团队,正在同步进行五个国家(俄罗斯、印度、印尼、菲律宾和越南)的拓展。得到这个需求之后,立刻暂停了其他国家的项目,依靠供应链的高效率管理,从中国市场抽调了5000套S880的手机专供物料用于印尼生产,最后如期供货。供货当周,5000台联想S880手机就全部卖完。到年底圣诞节,在印尼的销量达到10万台——这正是“全球化+本地化“的魔力所在。
 
高效的供应链管理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提升公司的核心竞争力,联想不断加强其垂直整合能力,并优化业务模式。通过贴近客户的前端,联想准确了解客户的需求,然后通过垂直整合的后端,快速开发出产品并推向市场,从而满足客户的需求。无论在PC+和优势三加阶段,联想与战略合作伙伴保持着紧密的合作关系,这确保——不会因为任何一个任何零部件而成为公司创新和制造的瓶颈。
 
        除此之外,联想还继续加强自主生产制造的能力。已经建成投产的中国的北京、上海、厦门、深圳、成都和惠阳工厂、美国USFC工厂、巴西CCE和Itu工厂、印度工厂和墨西哥Monterrey工厂,以及去年落成的移动互联(武汉)产业基地,都将进一步完善联想的制造布局,确保突破性的创新成果毫不打折地转变成高品质的出厂产品。
 
        正是得益于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联想在去年首度入围了Gartner公布的全球25大供应链厂商,排名第20,这是国内企业首次入围该榜单;同时,在Gartner亚太地区2013年供应链管理10强排行榜中,联想高居第二。
 
        可以预见,联想在PC业积累的经验与实力,比如规模效应、供应链把控等,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取得极大的优势。我们可以展望,未来联想每秒售出10台以上的设备,或许不难实现。
 

您可能感兴趣的

登陆后方可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陆



发布

关于我们 | 全生命周期管理 | 服务的客户 | 版权说明 | 联系我们

公司名称:北京金誉在线伙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备案号:京ICP备 15026202号-1

意见
反馈
返回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