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对未来十年中国信息化发展走向做出预判,有一定难度和风险,但也不是无章可循。综合考虑全球信息革命走势、信息社会发展规律、中国梦的追求和现实行动影响等因素,我们也许可以得出一些判断。总体上看,未来十年中国所有领域的信息化水平都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基本完成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全面转型。具体而言,可能的变化至少应包括以下几点:
一是信息革命继续深化。围绕信息的捕捉、加工、传输、存储、计算、网络和通信等领域的信息技术都会有重大突破,如量子计算、智能网络、5G通信等。同时,信息化深入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深刻影响将越来越多地呈现出来,会进一步改变全球竞争格局和社会治理方式。
二是信息社会发展理念基本确立。工业化任务基本完成之后,中国将全面走向以知识型经济、网络化社会、服务型政府和数字化生活为基本特征的信息社会。在发展理念上,将更加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包容性发展。
三是以融合、互联为特征的创新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如果说目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智能机器人等信息技术创新应用还是刚刚起步的话,那么未来十年这些应用将取得实质性巨大成效,而且还会不断涌现新的应用。
四是颠覆与创新成为常态。电子商务、新媒体、互联网金融、打车软件等新业态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已是历历在目,未来所有的产业都将互联网化。3D打印、众投、众筹、分享经济等新经济模式的出现,可能会对产业变革带来重大影响,在很多领域将会出现边缘企业的崛起。
五是数字化生活形态逐渐形成。主要信息技术产品加速扩散,宽带网络更加快速、普及、好用,终端日益多元化,公共服务基本实现网络化,移动应用无处不在,网民数量有望达到10亿人以上,人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网络。当然,变化将是全方位的,不限于以上几个方面。同时,还应注意到这个发展过程不会一帆风顺,各种矛盾冲突也会表现得十分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