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提互联网对于传统行业的冲击,也不论移动产业的铺天盖地,单看Wintel时代的式微,我们就知道,这是一个颠覆的年代。
软件巨人微软,迷失于云端;芯片巨子英特尔,面临着ARM的挑战。
继续加强高端智能手芯片研发
圈外人或许不太了解ARM这位绝世高手——您要知道,全球智能手机中超过90%的芯片都自于ARM设计,他们还在诸如平板电脑、穿戴设备、游戏机、智能家电等领域“来势凶猛”。
一直视芯片为禁脔的英特尔,尽管火大,更多的也只有无奈。英特尔每年都需要保持一定市场增长率,需要开拓更多、更新的领域,而与之天然相关的智能手机芯片市场,竟然没有什么戏份,称得上举步维艰,这叫英特尔情何以堪。何况,ARM而今又在服务器领域积极试水,这简直是有些跟龙王抢水喝的意思。
可ARM没管这么多,仍按着自己的步调做该做的事情。
近日,ARM宣布推出全新IP组合——以业界现有针对移动系统级芯片(SoC)开发的最高性能处理器技术ARM Cortex-A72处理器为核心,在特定的配置下,Cortex-A72可以较五年前的高端智能手机提供高于50倍的处理器性能。ARM高端移动体验IP组合,同时可在支持高达4K120帧分辨率的情况下,提供显著的图形处理性能升级,为用户带来全新的视觉体验。
此次ARM高端移动体验IP组合,除了Cortex-A72处理器外,还包括最新的CoreLink CCI-500互连技术、ARM最高性能与最优能效的移动图形处理器Mali-T880, 并搭配Mali-V550视频处理器和Mali-DP550显示处理器。同时,为了进一步简化芯片实现,该组合还包括了基于台积电(TSMC)先进的16纳米FinFET+工艺节点的ARM POP IP。
以上这一全新业界领先技术组合的设备,预计将于2016年面世。
模式制胜
需要着重强调的是,ARM只是设计芯片,但并不从事直接的生产,而是与高通、三星、苹果、Marvell、联发科等手机芯片厂商合作,通过设计授权而收取下游伙伴的许可费以及版税等。
据了解,ARM如今在全球已经拥有超过上千位紧密的合作伙伴。
这一模式与英特尔大相径庭,事实上,也正是因为模式独特,而使得ARM能够建立起一个庞大且共生共荣的生态圈,从而对英特尔构成强大的冲击。
对于垄断这个字眼,我们先天地在情感上就表示痛恨;而对于开放合作,无人不欢迎赞同。垄断,能攫取一时的超额利益,而开放带来的是多方共赢受益。
正如ARM全球执行副总裁兼产品事业群总裁Pete Hutton所言,“ARM在整个产业链上进行布局。今年,ARM的重点领域是移动、智能家居、嵌入式智能应用以及企业级基础设施等。此外,我们还在不断地追求更高性能的处理器设计,并扩充IP库。ARM和英特尔很大的差异,在于我们有众多的合作伙伴,这是英特尔做不到的。我们将最好的技术提供给很多芯片生产伙伴,让他们在ARM技术基础上开发出具有创新功能的产品。”
“我们的优势主要体现在移动技术,特别是在现有强大、高性能技术的基础上,能够帮助我们的合作伙伴实现其创新和强大功能。而英特尔完全停留在现有的服务器、企业网络或者现有标准基础上,对比来看,ARM则可以帮助很多合作伙伴实现创新。”对于英特尔这位强大的对手,Pete Hutton评价中肯,“事实上,ARM和英特尔最大的差异,还是在商业模式。英特尔是用自己的产品直接覆盖到终端市场,而ARM则是通过技术的创新,百花齐放,给市场提供更多的选择和机会。”
持续加大中国市场投入
此次发布会上,来自国内手机芯片厂商海思半导体、联发科技、瑞芯微电子等专程到会。
比起其他国家,这几年中国市场变化非常大,创新速度很快。“所以,我们会持续在中国市场中投入更多的资金,尤其是对工程师队伍的支持,我们会有更多的工程师在上海进行研发工作。接下来,我们还会进一步拓展ARM生态系统的合作伙伴数量。”
Pete Hutton特别介绍说,针对中国市场广大的ISV、SI等伙伴,“ARM有着针对性的策略。比如,我们会给他们提供一系列的培训,或者有工程师进行直接的支持,同时也会有资金上的直接支持。”ARM中国大约有500多位人员专门从事这方面的工作,而且这个团队仍在不断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