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字经济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的浪潮下,医疗健康领域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技术变革与产业升级。作为软件行业的坚守者与医疗健康领域的深耕者,东软在医疗智能化赛道上持续发力,从技术提供者向价值创造者稳步转型。近日,在东软解决方案论坛2025期间,计算机软件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东软研究院院长张霞博士深入探讨了医疗AI的三大核心赛道,分享了东软在模型训练、医疗数据价值化等方面的布局与成果,描绘了医疗AI未来发展的广阔蓝图。
取之所长 东软明确医疗AI三大核心赛道

张霞博士指出,医疗领域的AI应用主要分为三大类:临床辅助决策(CDSS)、医学影像智能辅助诊疗以及医疗数据利用。
在CDSS领域,传统的基于规则和知识图谱的技术路线已难以满足医疗知识爆炸式增长的需求。东软自2023年起采用大语言模型+向量模型技术,实现了支持10549种疾病的智能辅助诊断,且知识库更新实时动态,诊断准确率超过人类平均水平,达到91.54%。
在医学影像领域,尽管目前市场上存在大量同质化的AI辅助诊断产品,但东软选择了血管分析领域。张霞博士提到:“人体最先衰老的就是血管,很多病都跟血管的病变有关。”东软从脑血管到下肢动脉的整个评估,不仅分析血管形态,还分析血流情况,通过形态学和功能学的综合分析,为临床治疗提供了更科学的依据,使得医生能够提供更精准的手术规划。
在医疗数据利用方面,东软与多家顶级医院和医科大学合作,通过多模态数据分析,发现新的疾病诊断方法和治疗方案。例如,东软与某医院开展科研合作,通过分析大量临床数据,找到了胃癌手术前新辅助疗法的适应症规律,研究成果发表在SCI中科院1区TOP期刊上,并获得了广泛关注。
创新训练模式 大模型赋能医疗全场景落地
大模型技术的崛起为医疗AI的升级提供了强大动力,而高质量的训练体系则是大模型发挥效能的核心保障。
张霞表示,东软积极推进大模型应用部署,与多家医院展开合作,包括患者预问诊、病历生成、全科医生智能辅助决策、智能医疗文书质控等业务。随着DeepSeek的迅猛发展,今年有很多医院客户开始主动寻求与东软在大模型应用方面展开合作。
张霞以病历生成为例,说明了东软在训练数据方面的独特之处。不同于单纯依赖医院历史数据的训练模式,东软先让模型深度学习国家病历书写指南、临床诊疗规范等权威资料,确保输出结果的专业性与合规性。"我们在一些医院的实践中发现,直接学习医院历史数据可能会继承原有病历中的不规范表述,而基于指南训练的模型,能够生成完全符合规范的病历内容,得到了医院的高度认可"张霞博士介绍道。
为解决大模型"幻觉"问题,东软还创新性地引入溯源机制,让每一段生成内容都能对应到具体的原始数据来源,实现"有据可查、有源可溯",极大提升了临床应用的可信度。通过减少医生书写病历的时间,医生可以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患者管理中,这本身就是一种价值创造。
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特殊需求,东软专门研发了基层智能医生助理产品,通过大模型技术赋能基层医生的问诊流程与诊疗决策。在很多医院的案例中,该产品有效弥补了基层医生专业能力的不足,帮助基层医疗机构提升了服务质量与诊疗效率。这种"技术下沉"的实践,正是东软用大模型技术缩小医疗资源差距的生动体现。
目前,东软已实现大模型在智能预问诊、病历生成、CDSS、病历内涵质控、医保支付审核等多个核心场景的深度应用,签约部署大模型应用的医院已超过100家。
借力基建东风 医疗AI迎来发展黄金期
国家对医疗基础设施的持续投入,为医疗AI的规模化应用提供了坚实保障,也让东软看到了医疗智能化的广阔前景。当前,各地正加速推进健康医疗数据空间建设,北京、福建、江苏等省份已率先启动相关项目,将区域内各大医院的数据进行汇集整合,为AI模型训练提供了海量高质量的数据支撑。
"过去我们做缺血性脑卒中出血转化风险预测项目时,曾因病历数据不足而进展缓慢。但随着国家医疗数据基础设施的完善,未来我们能够获取的将不再是单一医院的数据,而是整个区域的海量数据,这将大大加快AI模型的研发与迭代速度。"张霞博士表示,国家数据局征集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等政策,进一步推动了医疗数据的规范化管理与高效利用,为医疗AI的发展注入了政策动力。
在影像基础设施方面,国家医保局推动的影像云建设正在改变传统胶片的应用模式,电子胶片的普及将为血管健康筛查等AI应用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原来打印出来的胶片很难再利用,而且患者自己也看不懂。一旦影像云全面落地,患者就可以将电子胶片上传,通过我们的医疗影像辅助诊断服务,花少量费用就能获得一份详细的健康分析报告,这种预防型健康服务的市场潜力巨大。"张霞博士充满期待地说。
数据+AI加持 东软静候医疗AI春天的到来
从1995年医疗信息化建设启动,到如今数智化时代的深度发展,东软始终通过软件技术的创新和迭代,赋能医疗机构的持续转型和升级。在解决方案智能化战略的推动下,东软推出了100多个AI+医疗应用,赋能100多家医疗机构,实现了持续稳定的业务增长,也为医疗AI的商业落地探索出了可行路径。
张霞博士表示,在这次解决方案论坛期间发布的东软新一代智慧医院解决方案"添翼",一改以往的流程驱动的传统架构,而是采用了事件驱动架构,将AI辅助诊断、影像决策、病历管理等功能一体化整合,能够为医生提供极致的使用体验,大幅提升诊疗效率。
未来,随着国家医疗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大模型应用的深度渗透,医疗AI将在疾病预防、诊断、治疗、康复的全流程中发挥更大作用。"当数据基础设施完善了,当AI真正融入医疗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我们的春天就真的来了。"张霞博士的话语中充满信心。
